【中文名称】 | 微黄镰玉螺 | 【拼音名称】 | |
【别名】 | 福氏玉螺 | 【拉丁名称】 | Lunatica gilva |
【界】 | 动物界 | 【门】 | 软体动物门 |
【纲】 | 腹足纲 | 【目】 | 中腹足目 |
【科】 | 玉螺科 | 【属】 | 镰玉螺属 |
【药用价值】 | 具有清热解毒、软坚散结、制酸止痛的功效,用于颈淋巴结结核、胃酸过多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证。 | ||
【采集与分布】 | 春至秋季采捕,捕后洗净泥沙,置沸水中烫死,除去内脏和肌肉,取其壳入药,洗净晒干,生用或煅用。分布于广西海域。 |
【中文名称】 | 微黄镰玉螺 | 【拼音名称】 | |
【别名】 | 福氏玉螺 | 【拉丁名称】 | Lunatica gilva |
【界】 | 动物界 | 【门】 | 软体动物门 |
【纲】 | 腹足纲 | 【目】 | 中腹足目 |
【科】 | 玉螺科 | 【属】 | 镰玉螺属 |
【药用价值】 | 具有清热解毒、软坚散结、制酸止痛的功效,用于颈淋巴结结核、胃酸过多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证。 | ||
【采集与分布】 | 春至秋季采捕,捕后洗净泥沙,置沸水中烫死,除去内脏和肌肉,取其壳入药,洗净晒干,生用或煅用。分布于广西海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