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文名称】 | 水烛 | 【拼音名称】 | |
【别名】 | 蒲草、狭叶香蒲、水蜡烛、水烛香蒲 | 【拉丁名称】 | Typha angustifolia L. |
【界】 | 植物界 | 【门】 | 被子植物门 |
【纲】 | 单子叶植物纲 | 【目】 | 露兜树目 |
【科】 | 香蒲科 | 【属】 | 香蒲属 |
【药用价值】 | 花粉:凉血止血,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,利尿通淋,抗肿瘤。主治吐血,咯血,衄血,血痢,便血,崩漏,外伤出血,心腹疼痛,痛经,经闭腹痛,产后瘀痛,脘花药、花丝:收敛止血。主治痢疾,腹泻。果穗:消炎止血。主治外伤出血。腹刺痛,跌扑肿痛,血淋涩痛,带下。外用于重舌,口舌生疮肿痛,疖肿,创伤出血,皮肤湿疹糜烂,耳中出血,阴下湿痒,痔疮等。幼苗、根状茎:清热凉血,利水消肿。主治孕妇劳热,胎动下血,消渴,口疮,热痢,淋病,赤白带下,水肿,瘰疬。 | ||
【采集与分布】 | 花粉:夏季花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,晒干后碾轧,筛取花粉,晒干为蒲黄。剪取雄花后,晒干,为带有雄花的花粉,即草蒲黄。幼苗、根状茎:生长幼期采收幼苗和挖取根状茎,洗净、晒干或鲜用。花药、花丝:6-7月在采收蒲黄的同时,收集花药、花丝等,晾干。果穗:7-8月待长出果穗时采摘,晒干。分布于中国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广西、台湾沿海及内陆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湖北、云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