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例和编写说明 |
1.《广西海洋药用生物名录》是通过检索《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》、《广西海洋药物》、《中华海洋本草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《中国海洋药物词典》、《中国海洋生物图集》、《中国海洋物种多样性》(上、下册)、《中国海洋湖沼药物学》、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等有关海洋药用资源的著作资料,以及海洋物种全球注册库(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,WoRMs)、全球物种目录(Catalogue of life)、中国知网数据库、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数据库、Pubmed数据库、Sciencedirect数据库等数据和文献资料,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现场调查资料,收集广西有分布且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资源,汇编而成。 2. 本名录主要收录广西近海、沿海滩涂湿地和海岸带分布的海洋生物,也收录了分布于河海交汇湿地的部分水生和陆生生物物种。书中所收入的品种,均有文献依据,但由于环境变迁或其他原因导致资源的破坏,书中少数品种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中不一定能采集到,另外,部分品种为国家或广西的重点保护品种,是限制或严禁捕杀的,但为了较好反映广西海域药用生物资源的总体情况,对这样的品种(如儒艮等),仍收入《名录》以保留历史线索,为今后的科研提供参考。 3.本名录参照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数据库、《中华海洋本草》进行分类,收载植物界资源85种,动物界资源612种;共224科348属697种海洋药用生物资源。 4.正文包括海洋植物药和海洋动物药,界下门按照从低等动植物到高等动植物的顺序排列,纲、目、科、种均按照相应拉丁名排列。 5.每一味药用资源记载正名、别名、拉丁名、科属、采集分布、药用价值等6项内容。 (1)正名采用中文物种名列出,并以汉语拼音及声调标注。 (2)别名为正名以外,广西及其他沿海省份常用的名称,包括俗名、地方名、习用名。 (3)采集和分布记载了该资源的入药部位、采集、加工、炮制等内容,以及该资源在全国各海域的分布情况。 (4)药用价值记载了该药物的主要功效或药理作用,以及临床主治病症,对各种海洋药物的药用价值的描述,主要有二种方式,一种方式是对主要来源于民间传统应用记述的,主要采用中医药传统功效主治的名词术语进行表述;另一种方式是对主要来源于现代药理活性研究报道的,则采用药理作用的术语进行表述。 6.参考文献按著作、中文文献、英文文献的顺序统一列于正文之后,文献收录截止于2015年5月。 7.本名录设有药物中文名索引、药物名称拼音索引、药物拉丁名索引,中文名索引按首字笔画顺序排列,拼音索引和拉丁名索引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。 |